“我很肯定,瑞士是一个团结一致的社会”
疫情开始在瑞士泛滥,瑞士联邦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作为社会的一份子,瑞士每位居民应该怎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共度危机?瑞士资讯采访了瑞士知名伦理教授Alberto Bondolfi。
- Deutsch "Die Schweizer Gesellschaft ist solidarisch, davon bin ich überzeugt" (原版)
- Español “La sociedad suiza es solidaria, de eso estoy convencido”
- Français Alberto Bondolfi: «La société suisse est solidaire, j'en suis convaincu!»
- عربي "أنا على يقين بأن المجتمع السويسري مُتماسك"
- Pусский «Я уверен, что Швейцария — страна с развитым чувством солидарности»
- Italiano "La società svizzera è solidale, ne sono convinto"
swissinfo.ch:新冠病毒在伦理上为社会带来一种什么样的考验?
Alberto Bondolfi:对于伦理道德来讲,大流行病是一种传统状态,因为灾难一直是伦理所研究的课题。有一点很难表达,那就是在灾难时期所制定的行为规范,往往不太容易受到民众理解。因为流行病专家思考问题并不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出发。
swissinfo.ch:您具体指什么?
A.B.:比如,灾难时期的医治方针是,先要救助病情比较轻的患者,而不是重症病人,这点让人直觉上有些莫名其妙。
swissinfo.ch:为什么要这样做?
A.B.:这是从人的生命强弱出发。
流行病学的理论是,要看一场疾病随着时间的发展趋势,今天要想到明天的事,而不是按照当时的情形办事。
传染病有两副面孔,一副是我们能看得到的疫情暴发,一副是我们看不到的,是我们作为病毒承载者对未来的影响。
swissinfo.ch:也就是说,不是从具体某位病患出发,而是把整个社会的发展作为观察对象。
A.B.:对,非常正确。
swissinfo.ch:您现在说伦理学对于灾难是不陌生的,这让人几乎不可避免地会想到战争。
A.B.:对,相似,非常相似。理智的系统带来公正,而黑市打破秩序。目前我们也能看到不自觉的民众,比如不愿意放弃去迪斯科的人;不愿意关门的滑雪场等,这样的情况在民众中体现出来,因为不是所有人都会从一开始就看得到事情的严重性,这也正常。
swissinfo.ch: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出现,需要发布禁令、制定条款或者进行信息宣传和加强说服教育?
A.B.:目前联邦就在做说服教育的工作,但是很有可能有一天联邦会失去耐心,比如说内务部长阿兰·贝尔赛(Alain Berset)已经向滑雪场提示关于惩处的可能性,这能起到一定作用。
swissinfo.ch:您认为瑞士的社会团结一致吗?
A.B.:瑞士基本上是一个团结一致的社会,这点我毫不怀疑。
swissinfo.ch:怎么样将缺乏远见的民众动员起来,共同对抗疫情?
A.B.:针对不同的群体需要不同的做法,年轻人不能再去俱乐部,而老年人也要克制,他们不能再去和人接触。新冠病毒看起来似乎对年轻人危险性不大,但实际上他们也受到威胁,甚至威胁更大。
swissinfo.ch:死亡是老年人要面对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不让染病的老人任其自然地死去呢?
A.B.:我相信这样的理念: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算在正常的日子里,我们也不能简单粗暴地问,救治哪位病人的代价更大。这在情感和直觉上是不允许的。
swissinfo.ch:那么在特殊时期呢?
A.B.:目前瑞士还没有到这种地步,要决定救谁不救谁。在意大利谁能进重症病房已经出现了瓶颈。瑞士还不至于,我们的资源尚够。
swissinfo.ch:现在应该怎么衡量经济损失与健康损失的大小?换句话说,就是如果国民经济瘫痪了,拯救的那些生命值得吗?这里有一个伦理的标准吗?
A.B.:我的回答一定不会令您满意:我觉得,我们的政府认为值得,现在我们预计疫情可能会持续2-3个月,我们的体系是完全能够应付得了的。
swissinfo.ch:许多企业主已经觉得到了生存边缘,对于他们来说也是生死关头。
A.B.:对于资金周转问题联邦已经拿出了方案,钱是有的。这是在比较乐观地估计形势,认为可以度过难关的前提下的措施,这个预测中将贫穷排斥在外了。但是如果疫情持续两年而不是两个月,情况可能就严峻了。但是即使是那样,瑞士也不缺钱。唯一要解决的是,政府要想采取必要措施,必须能够拥有决定权。

符合JTI标准
这篇文章下方的评论区已关闭。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