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在瑞士吃救济影响入籍

在瑞士有些人宁可勒紧裤腰带也羞于领取社会救济金。 Christof Schuerpf

阿尔高州在最近的一次州层面的全民投票中,以三分之二的绝大多数赞成票通过了一项决议:10年之内未领过社会救济金的人才有资格加入瑞士国籍,以此该州外国人入籍的门槛又提高了一节。

此内容发布于 2020年02月17日
瑞士资讯swissinfo.ch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End of insertion
瑞士社会救济机构SKOS媒体发言人Ingrid Hess © Béatrice Devènes

在瑞士有人出于羞耻心而不愿领取社会救济金,他们宁可勒紧裤腰带也不愿被打上耻辱标签。阿尔高州的这次投票,正如伯尔尼州2012年的一次投票一样,将领取救济的人钉在了耻辱柱上。

那么这样的投票结果为社会救济金机构的日常工作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瑞士资讯swissinfo.ch采访了瑞士社会救济机构SKOS(Schweizerischen Konferenz für Sozialhilfe外部链接)媒体发言人Ingrid Hess。

swissinfo.ch:您怎么看阿尔高州的这个投票结果?

Ingrid Hess:我当然很失望,这又一次证明人们对于社会救济和以此为生的人有着怎样的不良印象。

swissinfo.ch:这样的投票结果,可不可以理解为:靠社会救济生活的人没有资格加入瑞士国籍?

I.H.:可以。实际情况也是:瑞士的入籍标准很高。

swissinfo.ch:您能理解阿尔高人的这一投票结果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个结果?

I.H.:很多人在报纸上看到那些关于滥用社会救济金的个例,留下了坏印象。所以大多数人不想让这样的人轻易加入瑞士国籍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真实情况却不同,许多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将近一半的人会在一年后度过难关,摆脱社会救济,另外一些人可能因为收入过低无法养活全家,会在一段时期内依赖于一定的补助。

swissinfo.ch:您也听说过因为羞耻心而放弃求助社会救济的情况?

I.H.:这种情况越来越多。而迟疑的时间越长,越存在这样的危险:不再容易脱离困境,重新开始。

从我们的角度看,还有一种隐患就是贫困家庭中的青少年很难从贫困中解脱,直接影响到下一代人成功融入社会。

swissinfo.ch:那么这个投票结果对您的工作有什么影响吗?

I.H.:我们必须更加强调社会救济的功能,继续努力改变人们对社会救济对象的不良印象,让人们不要以偏概全。每个人都有可能陷入困境,应该得到救助,社会救助是瑞士保障繁荣和社会稳定的一个成功因素。

入籍门槛提高

瑞士阿尔高州在最近一次全民投票中,以65%的赞同票通过一项决定:只有十年中未领取过救济金的外国人才能加入瑞士籍。

联邦的规定是申请入籍者,必须在三年内未曾领取过社会救济金。

以此阿尔高州的入籍门槛明显高于瑞士大多数其他州,2012年伯尔尼州也投票通过了“10年”未曾领取社会救济的入籍条件。

阿尔高州还有另一个附加入籍“关卡”:申请入籍者必须通过一个入籍考试。

End of insertion
符合JTI标准

符合JTI标准

相关内容: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得到新闻信任计划的认证

这篇文章下方的评论区已关闭。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排序方式

更换密码

确定要删除个人资料?

无法保存您的订阅。 请再试一次。
即将结束 请确认您的电子邮箱地址。 我们刚刚给您寄出了一封邮件,请点击邮件内的链接,完成订阅程序。

本周热门文章

直接通过邮箱阅读瑞士资讯swissinfo.ch各种话题的最优文章。

每周

瑞士广播电视集团(SRG SSR)的隐私政策提供了有关数据处理的附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