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中立与军队

Keystone/Gaetan Bally

瑞士自1815年起成为中立国,但是瑞士依然拥有自己的军队,用来自卫和维护国内安全。

此内容发布于 2022年04月14日 - 16:00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中立已是瑞士这个国家身份认同的一部分。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欧洲列强承认了瑞士的中立。而对1848年《瑞士宪法》的起草者来说,中立性是维持瑞士独立的一个途径。

1907年,《海牙公约》第一次以书面形式确定了中立国的权利与义务。为了换取领土不受侵犯的权利,中立国必须保证不参与战争、对交战国给予平等待遇,也不能向交战国提供武器和军队。

瑞士军队

中立国也有义务确保自己的国防,这就是瑞士为何一直在做出努力,将军队维持在一定的规模。

瑞士联邦的军队主要是非职业的国民军,职业军人数量很少。瑞士宪法规定男性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而女性则可志愿服兵役。

在新兵学校接受过基本训练后,开始几年时间士兵每年都要回到军队受训数个星期,参加所谓的“演练课”(cours de répétition)。在瑞士的城镇里、火车上经常能看见身穿军装、背着武器的年轻士兵。士兵可以把枪支带回家保管。由于瑞士发生了多起使用军用枪支谋杀和自杀的事件,这一传统经常会引发争议。

出于良心原因拒服兵役的男性可以服民役,但他们从事公益活动的时间总长会是服兵役时间的一倍半。

国际承诺

中立性并未阻止瑞士参加多个国际组织。瑞士虽不能加入北约组织(NATO)这个军事同盟,但会在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框架下与之开展合作。

1920年瑞士联邦曾经加入国际联盟,即联合国的前身,并成功使该组织将总部设在日内瓦。冷战结束后,瑞士欲依托自己在外交与人道主义方面的专长,投身全球使命,发挥更大作用。

然而,二战与冷战加深了人们的认识,以为瑞士要彻底保持中立,就不能参加任何国际性的联盟与组织。因此要等到2002年,也就是联合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后,瑞士才正式加入这个国际组织。

此后,瑞士不断增加国际行动的参与度,同时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欧洲委员会、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的成员国。日内瓦还是众多国际组织的总部所在地。

推动和平与人权是瑞士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瑞士参与了许多由国际组织牵头的民事与军事维和行动,还向多国派遣专家,以配合和平进程或监督选举过程。瑞士还提供斡旋调解服务,帮助冲突各方寻找解决方案,并担负起斡旋任务。

中立的界限

瑞士的中立从一开始就屡受非议、被人质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士联邦曾多次违反中立原则,尤其是向交战各国运送军火与物资。二战中瑞士还拒绝接收犹太难民,甚至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依然在本国各银行内保管犹太人大屠杀受害者的钱财,为此瑞士受到多方抨击。

此外,瑞士制造武器并出口给许多国家,很多人都认为这与瑞士的中立性及推动和平的意愿背道而驰。

每当有人提议瑞士与某个国际组织合作或者加入这个组织,国内就会围绕瑞士中立的定义与作用出现新的大讨论。可是在一个各国相互依存的全球化世界里,中立原则如今似乎不再那么重要,也更加难以界定。

然而瑞士人十分看中本国的中立性:2019年进行的一次民调显示,95%以上的受调查者希望保留中立性,并认为这是瑞士身份认同的一部分。

符合JTI标准

符合JTI标准

相关内容: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得到新闻信任计划的认证

排序方式

更换密码

确定要删除个人资料?

无法保存您的订阅。 请再试一次。
即将结束 请确认您的电子邮箱地址。 我们刚刚给您寄出了一封邮件,请点击邮件内的链接,完成订阅程序。

每周收到你应该了解的报道

现在注册,我们将头条新闻直接发送到你的电邮信箱中。

瑞士广播电视集团(SRG SSR)的隐私政策提供了有关数据处理的附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