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衣物也發生塑料污染

又到了下河嬉水、深夜游泳的季節,社交媒體上充斥著各種廣告,推廣用回收寶特瓶製作的游泳衣。將塑料垃圾“變廢為寶”製成紡織品,這主意聽來不錯,可是會不會造成水污染?

此内容发布于 2020年08月20日 - 09:00

观看简体版视频请 点击这里

End of insertion

兩所瑞士研究機構的科研人員一直在研究洗滌合成織物時會發生什麼。 “鑑於纖維的主要來源是紡織品邊緣(84%),微塑料纖維的釋放要取決於裁剪與縫製方式,”聯邦材料測試與科研實驗室(EMPA)科研員蔡雅萍指出。

織物邊緣用剪刀切割時釋放的纖維最多,而用激光切割則能同時熱封織物邊緣,令其完好無損。不過無論怎樣處理,都會有纖維逃逸到洗衣水與環境中去。

“當別人問我什麼紡織品最好時,我會說減少消耗才是關鍵,因為最初生產衣服時就有其他環境影響。少買一些,穿久一些-這會給改善水體質量產生極大影響,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Z)講師丹妮絲·M·米特拉諾表示。

排序方式

更换密码

确定要删除个人资料?

无法保存您的订阅。 请再试一次。
即将结束 请确认您的电子邮箱地址。 我们刚刚给您寄出了一封邮件,请点击邮件内的链接,完成订阅程序。

每周收到你应该了解的报道

现在注册,我们将头条新闻直接发送到你的电邮信箱中。

瑞士广播电视集团(SRG SSR)的隐私政策提供了有关数据处理的附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