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生活 手工打造的磬是这样的声音 此内容发布于 2020年09月08日 - 17:16 2020年09月08日 - 17:16 邵大海 来自中国陕西,曾在中国学习汉语语言文学。毕业于伯尔尼和苏黎世两所私立电脑及网络技术学校。接受过各类媒体、摄影、网络编程等培训。2001年就职于瑞士资讯创建中文网站。工作语言:中文、德文。 作者的更多报道 | 中文部 其他3种语言 (zh 原版) 日本語 (ja) カウベル技術が織りなすハーモニー Português (pt) Assim soa um sino feito a mão English (en) Singing Bells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Weibo E-mail 打印 复制链接 磬的音色从空灵清脆到浑厚低沉,仿佛在空谷回响,余音袅袅,细腻绵长。10个人中有9个听到这个声音,会说,真好听。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他会是瑞士最后的牛铃工匠吗? 此内容发布于 2020年09月08日 2020年09月08日 在瑞士东部远离住宅区的一个小村树林边缘,孤零零的一座铁匠作坊里,一个贴着几张乐谱的打铁炉中,熊熊的火焰呼呼地舔舐着一块烧红的钢板,铁匠彼得·普莱西格正在一锤一锤地捶打着一只尚未成形的巨型牛铃。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身怀绝技的瑞士牛铃铁匠 此内容发布于 2020年09月08日 2020年09月08日 瑞士阿彭策尔州阿尔卑斯山每年的奶牛上山和下山节时,领头的三头奶牛各戴一只巨大的牛铃,这三只牛铃之前一直都出自奥地利铁匠之手,因为瑞士无人能造,直到他进入铁匠行业。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冰川消融为何关系到每一个人 阿尔卑斯冰川很可能到本世纪末期就会消失,其后果不仅会令瑞士高山有“切肤之痛”,而且整个欧洲也将受到波及。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排序方式 排序:最新优先 最老的帖子优先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身怀绝技的瑞士牛铃铁匠 此内容发布于 2020年09月08日 2020年09月08日 瑞士阿彭策尔州阿尔卑斯山每年的奶牛上山和下山节时,领头的三头奶牛各戴一只巨大的牛铃,这三只牛铃之前一直都出自奥地利铁匠之手,因为瑞士无人能造,直到他进入铁匠行业。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听听阿尔卑斯森图姆牛铃美妙的声音 此内容发布于 2020年09月08日 2020年09月08日 千锤百炼之后,再经独门火沁烧铜工艺烧炼,牛铃便能够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多媒体深度报道 通过阅读我们的深度报道,了解瑞士制药业、瑞士与肮脏黄金的斗争,以及在阿尔卑斯山里生活等各类主题。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他会是瑞士最后的牛铃工匠吗? 此内容发布于 2020年09月08日 2020年09月08日 在瑞士东部远离住宅区的一个小村树林边缘,孤零零的一座铁匠作坊里,一个贴着几张乐谱的打铁炉中,熊熊的火焰呼呼地舔舐着一块烧红的钢板,铁匠彼得·普莱西格正在一锤一锤地捶打着一只尚未成形的巨型牛铃。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身怀绝技的瑞士牛铃铁匠 此内容发布于 2020年09月08日 2020年09月08日 瑞士阿彭策尔州阿尔卑斯山每年的奶牛上山和下山节时,领头的三头奶牛各戴一只巨大的牛铃,这三只牛铃之前一直都出自奥地利铁匠之手,因为瑞士无人能造,直到他进入铁匠行业。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身怀绝技的瑞士牛铃铁匠 此内容发布于 2020年09月08日 2020年09月08日 瑞士阿彭策尔州阿尔卑斯山每年的奶牛上山和下山节时,领头的三头奶牛各戴一只巨大的牛铃,这三只牛铃之前一直都出自奥地利铁匠之手,因为瑞士无人能造,直到他进入铁匠行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