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不给力,瑞士手表打假屡屡受挫
面对“瑞士高仿钟表”打假,一纸协定竟成空文?一位瑞士政府官员透露,在中国山寨盗版瑞士手表“打假攻坚战”上,中瑞自贸协定(FTA)效力甚微。虽然北京方面多次采取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瑞士手表行动,法院却往往不会强制执行。
此内容发布于 2019年01月30日 - 10:30
司职瑞士联邦知识产权局(多语)外部链接副局长一职的菲力克斯·阿道尔(Felix Addor)在近日接受瑞士电视台SRF采访时表示,中国农村地区的法官有时极不情愿、并尽量避免对当地企业作出让人反感的判决。
“一家规模较大的中国企业牵连其中,就能(对判决力度)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阿道尔面对瑞士电视台的镜头分析道(德)外部链接。“出于政治原因,(中国)法院会对(制售假表者的)工作饭碗和知识产权保护孰轻孰重做出权衡。”
“中国政府组织规模如此庞大,以至于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不知道到底该找哪家行政管理机构去诉苦,”阿道尔补充道。
话虽如此,但目前也有证据表明,在那些大型本地生产制造商驻址的中国大型城市,情况会相对较好,因为一旦当地冒出瑞士手表制假窝点,本地制造商也同样会蒙受损失。
瑞士钟表制造商平均每年生产的钟表数量多达3000万件,然而与全球各地非法仿造的盗版“瑞士制造”手表相比,在数量上依然相形见绌。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