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瑞士不能错过坐船 来瑞士旅行,乘火车是一大体验,不容错过还有乘船游湖。瑞士美就美在湖光山色,要想近距离接触青山碧水,当然要乘船。而乘船也不是光是旅游者的专享,今年瑞士各大湖泊上的游船都创造了载客最多纪录。 今年因为瑞士良好的天气状况,直至今年6月,各大湖泊上的船只公司都迎来了喜人的业绩。四森林州湖上的乘船人数增加了14%,这也要归功于中国旅游团对这里的垂青。不光是好天气容易招揽乘客,阿拉伯人就喜欢乘船雨中即景,比如图恩湖和布里恩茨湖上就常常迎来乘船看雨的阿拉伯客人,因为雨在阿拉伯国家是罕见之物。 今年上半年无论是比尔湖、纳沙泰尔湖、日内瓦湖还是博登湖,游船乘客都呈上升趋势,只有苏黎世湖上的游船公司遭到冷遇,与去年上半年相比,乘客数量减少了近20%。 Keystone 此内容发布于 2017年08月02日 2017年08月02日 分钟 其他6种语言 Deutsch (de) Seenschifffahrt: Rekordjahr in Sicht (原版) Español (es) Los paseos en barco van viento en popa عربي (ar) سويسرا تشهد ارتفاعا في عدد ركاب السفن النهرية Français (fr) Navigation en Suisse: record à l'horizon Pусский (ru) Швейцарское судоходство - рекорды на горизонте 日本語 (ja) スイス国内の客船利用が記録的な伸び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瑞士是一个合作社国家 瑞士是一个合作社的国家,合作社制度不仅渗透在这个国家的经济中,也在政治层面形成了根基。 该故事中的文章 瑞士是一个合作社国家 标签: 经济 符合JTI标准 相关内容: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得到新闻信任计划的认证 这篇文章下方的评论区已关闭。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排序:最新优先 最老的帖子优先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卢塞恩游船上的中国水手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06月08日 2016年06月08日 蓝天、青山、碧湖、拱桥、天鹅、游船、卢塞恩... 近两个月来,这典型的瑞士明信片中又多了两位“角儿”:四森林州湖游船上的中国船员。“自从他们加入了我们的船组,我们的中国乘客便可以顺利地找到船上的厕所了,”四森林州湖游船公司的业务经理Martin Wicki在接受瑞士资讯采访时笑着说。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瑞士越来越重视中国游客 此内容发布于 2015年04月03日 2015年04月03日 去年到访瑞士的中国游客的留宿量突破了100万,中国已成为继瑞士本土、德国、英国、美国和法国之后,瑞士的第六大游客来源国(以留宿量计),今年有望超过法国名列第五。瑞士国家旅游局亚太、中国区负责人包西蒙先生在伯尔尼阿尔卑斯博物馆的展览开幕式上讲到。...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阿拉伯、中国游客-瑞士旅游的救兵? 此内容发布于 2012年10月09日 2012年10月09日 几十年来,瑞士的酒店和山区度假胜地一直都依赖瑞士和德国观光客来充实收入。但欧洲游客在逐年减少,新兴市场的游客是否能弥补这一差距呢?...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讨论 我们很想听听你对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件的看法。你也可以在这里看到所有讨论的话题。 分享此故事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卢塞恩游船上的中国水手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06月08日 2016年06月08日 蓝天、青山、碧湖、拱桥、天鹅、游船、卢塞恩... 近两个月来,这典型的瑞士明信片中又多了两位“角儿”:四森林州湖游船上的中国船员。“自从他们加入了我们的船组,我们的中国乘客便可以顺利地找到船上的厕所了,”四森林州湖游船公司的业务经理Martin Wicki在接受瑞士资讯采访时笑着说。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瑞士越来越重视中国游客 此内容发布于 2015年04月03日 2015年04月03日 去年到访瑞士的中国游客的留宿量突破了100万,中国已成为继瑞士本土、德国、英国、美国和法国之后,瑞士的第六大游客来源国(以留宿量计),今年有望超过法国名列第五。瑞士国家旅游局亚太、中国区负责人包西蒙先生在伯尔尼阿尔卑斯博物馆的展览开幕式上讲到。...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阿拉伯、中国游客-瑞士旅游的救兵? 此内容发布于 2012年10月09日 2012年10月09日 几十年来,瑞士的酒店和山区度假胜地一直都依赖瑞士和德国观光客来充实收入。但欧洲游客在逐年减少,新兴市场的游客是否能弥补这一差距呢?...
这篇文章下方的评论区已关闭。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