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
每個在瑞士境內出生的新生兒都必須在有關部門登記。新生兒父母有權享受(陪)產假。
本文通過Google翻譯從簡體中文轉換為繁體中文。阅读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新生兒出生後,必須在三天內向出生地的民事局登記註冊。若嬰兒是在醫療機構內出生,那麼該機構會代為登記。
如果新生兒在國外出生且擁有另一國國籍,而其父母中有一方為瑞士人,那麼建議向駐該國的瑞士領事機構或原籍所在地的民事局為新生兒登記。否則這個孩子在年滿22歲時,會自動失去瑞士國籍。
如果在新生兒出生時其父母已經結婚,那麼他們將自動被認定為新生兒的父母。但若新生兒的父母還未結婚,那麼父親一方可以在孩子出生前或出生後要求承認其父子/女關係。
墮胎
自2002年起瑞士法律不再將墮胎視作犯罪。從懷孕前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起算,妊娠最初12週內可以墮胎。一旦孕期超過12周也有可能墮胎,但必須有醫生意見,表明墮胎是為了避免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傷害,或是懷孕的這名女性深處困境。
與國際水平相比,瑞士的墮胎率很低,而且近20年來保持穩定,2020年每1000名女性中只有6.9例墮胎。
陪產假與產假
從2005年開始,女性可以享受帶薪產假。自分娩之日起,新生兒母親有14週帶薪產假,這段時間的工資為原工資的80%。有些工資協議和雇主會提供更長的產假。新生兒母親在產後8週內不得重返工作崗位,如果她們在14週產假結束前重返工作崗位,那麼就會失去這項福利。
自2021年起,新生兒父親可以休陪產假。陪產假為期2週,期間他們領取的工資為原工資的80%。陪產假與產假的區別在於,產假必須一次性休完,而陪產假可以一次性休完,也可以在嬰兒出生後半年內分多次休完。
撫養子女
瑞士人的家庭多是小家庭,平均每位女性只生育1.52名子女,而女性初為人母的平均年齡為30.9歲。
瑞士依然是個思想相對保守的國家,大多數女性有了孩子後會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務。目前每10名就業女性中有6名做兼職工作,而男性做兼職的比例為每10人中僅有1.8人。
然而,兼職工作常常等同於工作條件不穩定、社會保障不充分,以及在職教育和事業發展障礙重重。
瑞士的托兒費用也非常昂貴。根據經合組織的調研,瑞士的托兒所在世界最貴之列。每週送孩子去托兒所三天,每月的托兒費很容易就能達到1000-2000瑞郎(約合人民幣6801-13’602元)。
不過,瑞士貴的不僅是托兒費用。蘇黎世青少年辦公室的一項調研發現,撫養一名兒童-取決於其年齡-每月所需直接開銷在1200-1800瑞郎之間(約合人民幣8161-12’242元)。瑞士人每月毛工資的中位數為6500瑞郎,因此撫養一名兒童的支出佔其一位家長毛收入的18-27%。
了解瑞士出生與撫養兒女的更多信息,請查詢下列網站:
End of insertion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